向人道歉应怎么办?
真正的道歉不只是认错,它的实质是表示你对损坏了的彼此关系十分在乎,并希望将其修复。但道歉的形式却几乎都是认错。承认自己不对,特别是向那曾经也使你感到不快的人认错,心里会觉得很难受,做起来更不易。不过你一旦决心面对现实,不再倔强,便会发现认错对消除宿怨和恢复感情确有奇效。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路边等等公共场合吵得不可开交,假如我们 站近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起因不过是谁的自行车擦碰了谁一下,因为肇事者没有“打招呼”,于是便引起了争吵。一旦矛盾进入了争吵阶段,则完全变成另外一回事了,更严重的后果多着呢! 心理学工作者做过多次试验,他把争吵的两方面分开,私下个别对他们说:“我 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但请告诉我一件事,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最后悔的是什么?”对方不论多么勉强,总会坦率承认犯了某些过失。显然, 在争吵等矛盾中,很少有完全无辜者。在夫妻关系的矛盾争斗中,同样如此。
人孰无过?只要不想使自己彻底孤立, 就要学会道歉的艺术。扪心自问,看看你是否曾经毫不留情地妄下断言,说出过伤害别人的话?做出过伤害别人的事?当你作了错事时,总有点惶恐不安是不是? 惶恐的原因正在于你的良心未泯!"大丈夫知错当改”,为什么不及时向别人道歉呢?
发自内心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有时人们不肯道歉往往是因为怕碰钉子,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确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头的怨恨,因为原谅别人也是对自身的解脱,明智的人是不吝原谅他人的过失的。道歉的内核是寻求对方的原谅,因此其形式是很多的,只要有致歉求同之心,及时致歉就能消除你心头的烦恼。具体而言,向别人道歉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道歉之前必须肯定自己确曾冒失,损害了对方,心中必须真有歉意,甚至甘于忍受对方的几句责备。道歉必须是毫无敌意、甚至不加防御的行动,否则,因道歉不成而引起新的误解就不值得了。当然,道歉是一种重修旧好的高尚行为,绝不必潜身缩首、 奴颜婢膝, 而应该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但又必须是和颜悦色、出于至诚。
(2)道歉最好使用最明白的语言,单就自己的失礼请求对方谅解。既不要重温已经过去的不愉快,也不要企图用几个字就换取对方的释然。不要说'“我真没想到你会这么看重这件事”,或者说“其实我 不是有意识要伤害你,因为这会使人看起来觉得你要重新再评价一下过去的事情,继续辩解自己的行为。对过去的事自己绝不要提起, 这可使双方在全新的气氛中得到和解而不是对前嫌的延续。
(3)以行动达意,使对方感受到你争取和解的心意。例如,夫妻争吵后,在对方枕边放一件小礼物、主动操持一餐可口的饭菜、给对方买来久欲购置的生活用品等等;在同事之间则可通过代领邮件、代倒茶水、有意识的主动接触等等,来表达你懊悔的心意。这种方法适合于羞于启齿、道歉的话说不出口的情况下。有时也可采用写信、邮寄礼品(如一盒糖果、一本图书、一张贺卡等)等形式向对方转达你的心意:“对不起,请原谅!”
(4)需要道歉时,应该马上道歉,因为越耽搁就会使人越难启齿,而怨恨和懊悔也会变得越深。曾有一位姑娘,出于妒嫉心理,在 背后伤害了她的一位好朋友,使对方的恋爱受挫。此后, 她总觉得不安,但每次当她鼓起勇气想去道歉时,又生怕对方不能谅解而犹豫。 不多久,她的这位朋大出国远去,终于使她的歉意无法表达,而使她 始终处于一种内疚栏责之中,不能忘怀。
(5)如果自己并没有错,只是为了追求和解、息事宁人而向对方 道歉“认错”,那这是很不理智的作法。事实上,这样做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如果你认为对方得罪了你,而对方有和解的意向或可能,则可以间接地传递个信息“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并不在意”。写一个 短笺,或由友人传话,表明你愿意和解的态度,主动打消对方对道 歉时难堪的顾虑,往往会促进对方的行动——他的心里也不会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