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蛮不讲理的人怎么办?

遇到蛮横无理之人时,修养再好的人也不免怒火中烧,此时, 盛怒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但是,不同的人愤怒时的表现却并不一 致。

假如你此刻怒不可遏,必欲使怒火一泄为快,那么你是否想到对 方能否与你同时得到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你的激愤行为能否迫使他同意你的观点?

威尔逊这样说:“如果你想以拳相待,那我同样也以牙还牙。假如你说让我们坐下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有分歧意见, 则可以分析一下分歧的原因,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很快发现, 我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严重到拳脚相见的地步。相反,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问 题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只要我们对自己加以克制并对他人以诚相见, 就一定会找到共同语言。”威尔逊的这段话,对处于盛怒边缘的人来说很有教益。事实上,假如你认为自己可以将对方说服(不是辩论),那么你也就不必发火;另一方面,假如一个人对你无任何好感 或对你怀有敌意,那么,无论你采用什么说理的方法也休想使对方同 意你的意见!

笔者曾在一家大百货商店购买一套咖啡具,女售货员显然情绪不佳,先是百般推说那商品如何不好,而后又不愿给取看样品, 笔者无奈,只能征得其同意而进入柜台,自己从一箱散开的瓷器中进行挑选,这售货员袖手旁观,还不时冷言冷语,她说:“好啦,你也太过分了,哪有你这样买东西的!快点!”此情此景,笔者心中不由火起,她售货的不卖货,“君子动口”于一旁,竟还这等无礼,真想与之理论一 番。可转念一想,自己只是为了买这套炊具,若与之争吵,不仅扫了彼我两方的兴致,而且东西也会买不成,继而一想,售货员一天站立 “频频待客”(不过那天柜台前并无其他顾客),也够辛苦的,于是心平 气和地对她说:“你不该这样的,你也买过东西吧,哪有象我这样买东 西的?你也许心情不好,可也不能拿顾客出气,是吗?”这样一来,竟使这位售货员的服务态度突然转变,一堆本来“说定”不管捆扎的瓷器被她一件件分开捆好,此外,她又帮助拣换了几件瓷器,……将心比心是一件最强有力的武器,“化干戈为玉帛”就得靠这种心理。但生活中蛮横霸道的凶狠之人也是不少的,在B市街头,大西瓜切成一 片片,令人垂涎欲滴。路人上前问价:“这瓜怎么卖?”“俩五毛!”闻者动心,毫不犹豫地上前大噬,末了算帐时,摊主露出真面目:“俩五毛是多少?一块!一块钱一斤!一块西瓜两斤半,你吃了两块才给 一块钱就想走?没门儿!”碰上这等人,你若跟他论理,必须换个地方,否则休想能赢,他们不是善类,弄不好你还会挨一顿揍。

论理、争辩都是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为的是解决一定的问题,如果这样,你得为使问题得到解决而进行和平、友好的说理;而争吵、 暴怒、彼此漫骂或者斗殴,则是丝毫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末了还会增加新的烦恼、新的问题。如果你不想被人打伤或将人殴损,不想在光 天化日之下象小丑一样被众人围观,不想因此而被扭送到派出所,不想因此而留下说不清的恶名,那么遇上这类蛮横之人, 不妨以沉默来对待蛮横,必要时,应求助于社会治安部门,而大可不必与之一般见识,这不是明哲保身、无原则的让步,而是聪明之举,是有修养的人 应有的风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