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别人的纠纷应怎么办?

各种社交场合,朋友之间难免会出现些误会和矛盾,身临其境若不会从中进行疏导、劝解,则处在双方矛盾对峙和僵局中,不免使人 尴尬万分。

调解别人的纷争也是交际艺术的一种,“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 说得人跳”,都能在调解过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在纠纷发生当时,矛盾双方都憋足了一股气,而神经也处于异常敏感的状态,“一触即发”。 此时疏导劝解不慎,不仅原有矛盾难以解决,而且会无益地引火烧身。六十年代的联合国秘书长达格·汉曼斯裘尔,从经常进行的调解争端中总结了一套经验,他认为,充当调停者的人必需牢记以下 三点:第一,不要泄气,即使形势看来已不可收拾。说到底,调停者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双方都表示同情和理解,在矛盾双方尖锐对立、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一定要和两方都保持良好的交流、联系。第二,力 争使怒气冲冲的双方,把他们相当大的部分怒火,发泄到一些非人为的或抽象的目标上去。辞令的不同解释和选择、无法避免的经济压力甚至气候条件对人的心理的影响等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尖锐冲突中的 “空调器”。第三,找出一些双方有共同点的领域,使矛盾双方在这些领域内进行有益的会谈。这些领域也许与当前迫切的矛盾毫无关系,可一旦你让纠紛双方说出诸如“你这话有些道理”之类的话,最终达 成一致意见的好机会便来了。——汉曼斯裘尔的观点显然是很有道 理、十分可信而有益的。

“良言息得雷霆怒,忠告能解口角仇。”疏导劝解他人的纠纷时,最要紧的是得会说良言”道“忠告”,这便可以很容易地争取到盛怒一方的好感,从而使你以后的劝导更易被其接受。要做到这一点,有以下方法可用:

(1)以同情关怀之语相慰:在这一点上,汉曼斯裘尔三条原则的第三条更重要,尤其当争执双方都在场时。譬如,盛夏发生了一场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都是青年人,于是一场争吵愈演愈烈,此时走来一中年人劝解道:“你们都是下班回家吧?这么热的天,家里面肯定有不少事要做,天热嘛,大家情绪都不好,我看你们都不想不回家在这里吵架吧?”听此一言,争吵双方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而后经众人相劝,事态便很快得到了平息。

(2)以诙谐幽默之语相解:一位丈夫下班回家,未进家门即听见妻子与母亲吵架,于是便定了定神,而后进门笑着说:“邻居告诉我说家里“两伊”开战了,我一回来他们就喊:“联合国秘书长回来了,真谢谢你们了,看你们抬举得我,名气有多大!”婆媳闻言,各感惭愧便不再声张了。争吵之人在生气时,情绪激昂、精神紧张、 心情烦 躁、神经过敏,此时,一两句得体的滑稽、幽默话,往往能使争吵者心情平静下来,从而为进一步的劝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3)极而言之,以反话相劝:有两位青年,一位买菜、另一位卖菜,在菜场上因某一方出言不逊而引起争吵,最后扭打起来,双方被 群众分隔开后,仍然跃跃欲试地要再冲上前,这时旁边上来一个小伙子,对当事人说:“对!冲上去,打死他你就成英雄了!我看你算了,最厉害了,要么你打死他,要么他打死你,为这点菜值得吗?”

真正要使冲突双方的矛盾得到化解,当然不只上述方法可用,调解人在将“一点即燃”的紧张空气缓解后,还得做细致的劝解工作,这包括以反面的事例、自身的教训、对事态发展趋势的剖析和结果相劝,以对事实的说理分析开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当事人的自控力会得到恢复,而自省力也会得到提高,因而矛盾总能得到平静的解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