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进行恭维应怎么办?
恭维是社交的一种手段,就其本身而言,说不上是高尚还是卑鄙,惟目的的不同而异。得体的恭维会使两个陌生人一下子变得亲近,进而可使对方更愿意接待和为你服务,因而它的应用是十分广泛和经常的。
恭维得体,皆大欢喜;恭维失当,自讨没趣。恭维也是一门社交艺术,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对别人进行恭维,大致得注意 以下几点:
(1)恭维应根据对方的情况而异: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性格和人生经历的人,有着不同的受人赞誉之心理需要。青年人蓬勃向上,充满朝气,赞扬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比较得体, 老年人雍容稳重、深沉含蓄,称赞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光彩照人的经 历,会使他们心中欢喜。小伙子爱听人们说他潇洒;而姑娘则爱听人们赞赏她的美丽。性格外向者你恭维他什么他都欢喜;而沉静内向的人你夸她稳重、文静为最合适。因人而异,揣测对方的心理去进行恭维是最重要的,即使同样年纪,还有男女、职业、性格、经历等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2)选择适当的话题:恭维什么时候都不是目的,它只是为了改善彼此双方的感情状态、制造一种融合气氛、使彼此的关系变得密切的手段而已。对方的服饰、仪态,礼仪,对方家中的陈设布置,对方的相貌,对方写的字以及对方的说话声音等等,只要确是值得称赞的,都可以拿来恭维。有位姑娘,相貌丑陋,说话的声音也很怪,她从来都自视为“丑小鸭”,只是因为朋友生拉硬拽才来到舞场里,偏偏她的舞姿很美,以致频频有小伙子前来相邀。第二天,她同组的女伴夸了她,这“丑小鸭”不禁心花怒放,就这么,她答应了帮助女伴打一件毛衣。只要你有心赞扬别人,不愁找不着话题,问题是你得尽量选择对方自己也比较得意的地方去赞扬,即使别人已经称赞过他一千遍,你这一遍也绝不多余。
(3)使用恳切由衷的口气:恭维别人得让人家感到你真心真意, 为此你有时得帮助对方仔细回忆。在上面那个事例中,“丑小鸭”的女伴就十分动情地详述了她那天的观察,她回忆了“丑小鸭”的舞姿, 并把它一一说给对方听,同时夸奖她的舞姿多么出众,而自己又是如何的羡慕不已。这番话使“丑小鸭”相信她的女伴确是真心佩服自己,因而更愿意把这位女伴当成“知已”。有意识地回忆一些细节,往往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使被恭维者陶醉。
(4)注意合适的场所:在大庭广众之前对别人恭维,通常是不明智的。一来会使一些不喜欢恭维的人,转而怨恨你;二来这也会使你自己显得猥琐。而公开场合的恭维,也往往会使受恭维者感到不自在,他们必然会说出些与你不一的话来为自己解围,如“这有什么值得你称赞的。”“比起某某来差远了。”等等,而这往往会使你陷入奢境。
(5)赞扬应当恰如其份:过分的恭维会致失真,就连被你恭维的人也会感到不自在。这样一来,受恭维的人反而会对你反感,觉得你这人不诚实。有位职员,假日到主任家去“串门”, 看到阳台上放了一 串花盆,绿绿的叶子就不见有花,他便称赞说绿色是和平的象征,如何代表了高雅,还恭维主任如何善于此道。主任先还不作声,末了告诉这位职员说,那是他学农学的儿子的“实验田”,他心中感到很讨厌,因为那么多叶子招惹蚊虫。一下使那职员弄得很窘。不知情时少开口,这是对人恭维的起码原则,否则经常弄巧成拙。
(6)语意当清晰:有位工会主席带人出去采买劳保用品,运用了 一些办法节省了许多钱,他用余额给全厂工人每人买了条毛巾, 回来后大家都在争着夸奖这位主席。一位干事听说后满脸堆笑对工会主席说:“还是你精明!”此语一出,主席顿时老大不高兴,显然,他把这话听成了另一个意思,而这位干事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结果大家不欢而散。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一旦发生,即使后来解释清楚了,不良印象也难消除,因此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对人恭维时,语意分明、 观点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讨好而讨好的恭维,尤其是谄媚阿谀的拍马是不足取的。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何必非得选这种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人格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