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参加社交应怎么办?

“万事起头难”,交际也是如此。唯于取得一次、两次或更多次交际成功后,才会使人逐渐变得胆大而老练起来。无疑,交谈是社交中 的主要交际手段,而初次参加社交的人则势必会遇到与陌生人进行交谈的困难。

在很多场合,有些人常常感到难以与人开始交谈,当他们初次参加社交时,便更会感到心理上的极大压力。因为不善与人交谈,更不敢主动与人攀谈,他们常常会被孤立在一边;即使碰上了自己十分喜欢或仰慕的人,他们也至多只是呆在一边,使宝贵的结识机会失之交臂。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因人的生活习惯而形成了一定规律,亦即达到某种平衡。当这种平衡遇到某种“第一次经历”的冲击时,便会发生失衡而导致心理障碍。无疑,初次参加社交,要使一些原来没有交际经验的人,去主动跟一位素昧生平的陌生人交谈,这就是一次“第一次经历”。此时,由于心理障碍的出现,会使人感到局促慌乱、口干舌燥,甚至会变得张口结舌,难以说出个连贯的句子,更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由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人今后的社交将会遇到更多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初次参加社交活动时, 有一位自己熟悉的朋友引荐,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只是依赖熟人交际,将自己封闭在这个圈子里,而不尝试自己去结识新朋友,那么你的交际能力也就仍然得不到提高。对于那些平时就较怕羞,在陌生人面前总是手足无措,一开口就“卡壳” 的人来说,社交场既是个要命的去处,但同时也是个锻炼自己,使自己交际能力迅速提高的场所。通常,怕与生人交谈的人总是担心自己失言而出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他们便反复斟酌每一句将要说出的话, 但思来想去,总感不足,结果终于未能说得出口或只说了半句 便窘迫得不知所措。其实,分析一下便可发现,所有这些障碍可都是你自己给设置的,与别人毫无关系。假如别人笑话你,那一定是因为你过于紧张,以至说了句不明不白的话,让人不理解而已。下面的几条原则,对初涉社交场的朋友们可能有益:

(1)平等交际:首先,参加社交的都是来自四方的朋友,大家都是为了结识而来,其中必有许多彼此不相识的,因此你也无需怯阵。 需知,你与对方初次交往,对方与你也是初次相识,彼此都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你何必把紧张情绪全给揽过来呢?此时此刻,充满自信、自然大方的人,往往会受到另眼看待,说不定你主动结识的人还不如你“胆大”呢!即使你因过于紧张而致失败,也不要紧张,至少,“我是初次交际,不会说话,真抱歉!”而后憨厚地一笑——你总能做到,这样就不会使对方嘲笑你,相反,他们会主动地安慰你,甚至就此你反而可以结识你的“目标”――无论如何,你不能因害羞而跑开,因为这样一来会使那些只听了你半句话的人们莫名其妙,甚至引得全场人都来注意你。

(2)选择目标:选择合适的交际目标很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你们以后的谈话能否进行下去。你可以先通过对人的神情、穿着、 修饰和动作去估计一个比较接近于你理想的伙伴,然后以目相瞩, 向对方表示你有意与之结交。如果对方很大方,那么他看到你的眼神后,或许会主动前来,这不就免了你的窘迫——你也可待对方来到面前主动与之招呼,此时双方都有意结识,你的成功机会便大得多。初次参加交际的人,最好先选择同性朋友结交,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紧张情绪太剧,待你比较自若时,再去与异性结识。一般说来,如果某一女性向你这边频频注视,往往表示她有心结识你,你若是个男 子汉,理应不失时机地上前结交,而不应等她来找你。

(3)说好第一句话:社交场合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话题可以引出一连串的故事,并且可以很快引起对方对你的“认同”。按说你可以随便从环境中找个什么话题:“今天的会场布置得挺好,你说呢?”“你这眼镜真漂亮!”“我好象在哪儿见过你?"但最佳选择往往是对使对方沾沾自喜的穿着、修饰的称赞。谁都爱听赞扬的话, 就是上帝也是如此。一句由衷的赞叹往往会一下子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引出了下面的话题。不过,对异性的称赞可得注意得体, 太“虚”了反叫人怀疑你。如果对方也有心结识你,那么你别担心会冷场,他(她)会跟着找出话题。当然,你得有所准各,随时准备第二次主动,以强调你有心跟他(她)结识。切记,无论如何,初相识时,不可将话题引向自己,因为对方可能不感兴趣,这对你也不利。

(4)注意仪态与礼仪: 初与人交,应当讲礼,但不可过。不适时宜的过多客套、不分对象的西式中用礼节,都只会使对方反感、厌烦。 “礼多人不怪”,无礼不可,礼过则失真,不仅如此,你还得因人施礼。 譬如结交一位知名人物,不妨多礼;而结识一位“椤头青”则可简单致意。交谈一旦开始,你得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可参考木书有关章节),既不可高视阔步式地待人, 也大可不必忸忸怩怩。自己谈话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其情见烦得赶紧停止或转换话题;听人讲话时更须 表现出应有的礼貌(见本书有关章节)。

(5)巩固成果:经过交谈,假如你们彼此愿意肓进一步的结识, 耶就该彼此介绍一下自己的大致情况,你可以说:“我们今后保持联系,好吗?”然后先主动介绍你自己的情况,这样,对方将会很乐意告诉你的。要紧的是必须从此牢记对方的姓名,若没有名片交换,可将其记在笔记本或纸片上(告诉对方,你回去后将抄入你的《通讯录》中去)。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 当对方告诉他的姓名时,你不妨口头加 以认真的重复一次,一来可助你记忆,二来会使对方感到自豪和满 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