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自己的心理需要应怎么办?

在社会生活中,人不只追求衣食住行等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而且通过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社会活动,无时不刻地在追求着对自我心 理需要的满足。“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一著名诗句,巳最充分地展示了人类对心理需要(自由的需要)的迫切追求。

在社会活动中,不同性格和个性的人,其心理需要有所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是热爱自由和平等。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类心理需要至少有以下诸种:

(1)自主(自由)的需要:这是生物的基本心理需要,一味压抑和 剥夺这个需要,将会使人变得卑微和猥琐,从而失去个性和一切欲 望。潜身缩首、卑躬屈膝、毫无主张,不要求甚至经常放弃自主,无疑将被人们所藐视。其在事业和生活中也绝不会成为强者。但若凡事 固执己见,总是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也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自主应当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争取独创而自主,不能漫无目标地为了自由而 自由。 自由只能是工具。

(2)自尊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个心理需要,人总是追求超越,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心理需要,才使人们勇于创造,勇于追求出众的成 就。科学研究表明,自尊心理强的人,其各方面对自己的期望都较高,而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也较多,成绩也较壶著。自尊心理强的人, 其学习、经商、生活的成就都出众。

(3)交流的需要:人的七情六欲,脱离了人际交流是完全得不到的。无论是感受、感慨、学识、成就、自尊、自由都必需从交流中得到。人在得到欢乐的时候希望有人分享,遇到痛苦的时候希望有人分担, 失去信心的时候希望得到鼓励,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支援。 人际交流将使人们偏离正常轨道的心理不时得到纠正,而有意无意脱 离了社会交流的人, 不仅将一事无成,而且将会十分孤独、痛苦和渺小, 甚至罹患精神病。

(4)避险的需要:痛苦和死亡为所有的人所厌恶,即使是失败、 窨迫、尴尬、羞涩,也绝少被人喜欢。因此人们无论是谈论还是行动,都力图回避这些不祥。这种心理需要过强,无疑将使人爽足不前,不肯冒险。而人世几乎一切成就在取得的同时,都存在着一半甚 至更多的失败机会或冒险成份。人的地位、年龄越高,则此种避险的心理需要将越强,因而“冒险成功”的机会也将越少。

(5)取胜的需要:当人在受到别人伤害时,总会产生一种报复的欲望,希望自己最终取胜,而此种欲望所支配的报复行动,往往强于 别人所造成的最初伤害,其形式包括言语攻击、损伤甚至杀害。取胜心理适度、适时并非坏事,学习和工作上的竞争取胜、希望夺取更大 的成绩,都是好事。而针对个人的狭隘报复行为则不可取。 “怨怨相 报何时了”,更何况这种报怨往往导致终生的悔憾,故而应当避免。

(6)娱乐的需要:生活的情趣不能过于单调,长时间地紧张学习和工作而不注意精神的松弛,对维持心理的良好状态不利。它可使人变得紧张、易激怒、烦躁,而适时适宜的娱乐,则是调适心理状况的良药。人的情绪不仅可从戏剧、影视、小说、旅游等等娱乐中得到松 弛,而且这也是一个“渐染熏陶”地学习处世待人的机会。即使是普遍的日常生活,也必需加入各种娱乐的心理协调。

(7)隐私的需要: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都能展露于世的。无论婚前婚后、成年与否,这个需要与自尊的维护、自由的追求都密切相 关。社交及家庭生活中,任何揭露他人隐私的言行,都绝不要指望会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不能指望会受到别人欢迎。是别人的隐私,绝不 要打听;是自己的隐私,绝不要告人。这是避免此种心理危机的良方。

(8)性爱的需要:性欲是动物的本能,不可抑制。但人类的性爱毕竟不能等同于一般动物的性欲,其内涵也远较性欲丰富。人应当追求性爱,应认识到这是正当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绝非“下流”行为。心中有爱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使之释放。单纯追求性欲而得到的“爱”是难以常久的,但没有性欲的“高尚”的爱也是不会美满 的。

人的心理需要种类很多,有人提出,诸如对抗、冒险、防御、恭敬、支配、表现、培育、秩序、抵制、贬抑、感觉、了解、求援等等,都是人的心理需要。求知欲、权力欲、消洁癖和自我怜悯等心理现象,都是生活中人们所常见而固有的。任何心理需要都有激人上进取 得成就的一面,又有使人偏激离群,甚至陷入失常心态的一面。及时 从社会生活中得到反馈,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相近,是促人成功的关键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