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进退维谷时怎么办?

河豚鱼的肉味鲜美无比,可吃来可能会使人中毒; 荒郊野外有座 独木桥,你不敢走可又非得过去; 你的上司明明自己错了,可却指责你,你想与之争辩,但又怕穿上了小鞋再也脱不去……人生遇到的问题岂有终了,而大多数有待决策的都是些“两难”问题---非此即彼、各有利弊, 以致使人举棋不定、进退两难。此时,下面的几点可 对人的思维、决策有助:

 

 

(1)最需:在“两难”决策时,权衡两项方案中哪个更符合自己的心意、或者说最有助于满足你强烈的需要。譬如过独木桥,你即使 再害怕,只要过桥比不过桥更符合你当时的最大需要,那你就得过去;又与上司相处, 那就得看你究竟更重视自己的名誉还是与上司的 关系了。

(2)确实:被优先选择的方案, 其带来的预期后果必需确实可 靠,不能仅仅是一丝丝可能性。 譬如与上司相处,进还是退,得有个 一贯性,若你已经穿惯了小鞋,上司早对你有成见,那么就别指望一 次违心的相让会确实地获益。如果你天性耿直,不甘受压抑,那么即使这次委屈了自己,下次说不定又得罪了上司,与其如此难知未来, “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如当初就保持自己的天性。

(3)持久:两相比较,优选的方案所带来的有益影响,应更持久, 而不应是暂时的。为一时取悦某人而使自己丧失了长期的利益, 那是不明智的。 譬如去商店购物,分明对手上的这个商品不满,还想 挑换一个,但怕得罪了正绷着脸的售货员,因此就“忍气吞声”,那就是不可取的。

(4)近利:优选的方案所能产生的预期效果,应能尽快实现。这正好比商业投资一样,能最快收回投资的方案,通常就是可以优选的 方案。

(5)无害:优选的方案十分重要的一条是无害。当然,这只能是相对而言,应当讲究“尽量”无害。譬如过独木桥,无论如何是有危险的, 但如果后面是一只追来的猛兽,那你就别无选择,只能冒险过 桥,因这样的危害更小些。而与一个素质不佳的上司相处时,欲使其对你感到满意,你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人格和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对此有人认头,失去的人格再难找回,而换个单位则失掉的上级赏识或可再得,因而害处更小。对此得看具体问题了。

(6)补偿:优选的方案不仅自身当优,而且由于对其他方案的舍弃而造成的损失,也应能在实施优选方案后,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至少应对这种补偿的得到能有帮助。

(7)时机:在面临平等的(利害十分相近)“两难”抉择时,如果某一方案中,含有某种难得的甚至不会再有的机会,那么就应当优先选择这种方案。鹭如,有一股敌人正进入你的防区,你可以很容易地 组织一次伏击,你的力量五倍于敌,而另有可靠消息,有一股敌人在 别处休整,其装备精良而斗志正衰, 敌我力最也是你强敌弱的五比 一,此时,不要有任何怀疑,先组织对来犯之敌的伏击,回过头来,你还可以去攻击另一股敌人,那个机会不一定消失。

(8)直觉:大部分决策,对未来是无法确知的,也就是说,无法 获得足够的事实和资料来对将来作出保证。如果你实在无法用理性的分析比较出决策中的得失,那么你不妨依靠自己的直觉——你感觉哪个方案更有利就选择哪个方案。在这种决策中,包括了你的感情、恐惧、信仰、怀疑、偏见和信念等等, 实际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有时, 直觉会带来很好的效益。当然,这不是理性的产物,难以分析其中的 合理与不合理,只能在实施方案时倍加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