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卑感怎么办?

自卑是一种自我轻视。不要以为自卑是个有害的东西, 事实上,自卑可以激人向上。这仿佛是个定律, 自卑会使人因为自己的某些弱 点而更希望求得巨大的成就。正象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会代偿性地变得更为灵敏一样,唯有有缺陷的人,才会拼命奋斗去克服他们的弱 点,结果便培养出超群的能力。这并不是造化的盲然补偿,而是人的意志在发挥作用。

万物之中,只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只有人有自卑感,只有人要设法补偿自己的缺陷,因而也只有人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自卑实质是成功之母。自卑感

林肯不仅出身贫贱,而且身世蒙羞, 他的母亲是私生子,林肯本身相貌丑陋。林肯毕生都对这些缺陷非常敏感。无论在什么地方,在法院、讲坛、国会、农庄,甚至在他自己家里,他都会忽然忧郁起来,不言不语――他处处都显得不得其所,而实质是他内心自卑的不时表 露。正是因为这些缺陷,使林肯终于奋发夺标,担任了美国总统的职 位—―没有人出身比他更低,没有人比他升得更高。

林肯并不是用每一个长处抵每一个短处来求补偿,而是凭伟大的睿智与情操,使自己凌驾于一切短处之上,置身于更高的境界。 只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在教育上一林肯是用拼命的自修来直接补偿自己 的。在他填写的国会议员履历上,在教育项下填的是: “有缺点。”这 既反映了林肯的自卑所在,也反映了他决心在这方面奋斗不息。

自卑感是促人向上的持续的动力。 我们不必细加分析, 只需将那 些历史上的伟人们稍加列队便能发现这个道理: “穷则思变。”这也是 为什么“家道中落”的“破落户”中更容易有鲲鹏振翅,相貌奇丑、 出身卑贱者中为什么能出朱元璋和苏格拉底的无穷哲理。 许多伟人的生平就是一部奋斗史,显示出了藉补偿自卑作用而获 得成就的可能性有多大。读达尔文、康德、培根、亚里斯多德的传 记,就能从中窥见一个规律:他们的品格和成就,都是因个人缺陷加 不懈奋斗而形成的。象亚历山大、拿破仑和纳尔逊,是因为生来身材 矮小,所以立志要在军事上获得辉煌成就;苏格拉底和伏尔泰,是因 自惭奇丑而在思想上痛下苦功、终于大放异彩的。在我国历史上,刘 邦出身微贱、朱元璋相貌奇丑、曹雪芹家道中落、孟子少年丧父……, 奇人伟业、万古丰碑,无不打有自卑心理的烙印。 自卑给人以奋斗的动力,却并不能使人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取 得胜利。取胜的唯一阻碍不是人们不能改变自己,也不是改变的困难, 而是人们是否真想要改变自己。人们常说自尊过强的背后隐藏着自卑 心理,这也正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自卑的心理,就没有自 尊的愿望,也就不会有勤奋的努力。 有自卑感的人,必是生活中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的人,如果对自卑的情绪只是接受,毫无反抗地向生活低头,那你将失去这促人奋进的宝贵动力。

自卑并不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只是人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足的特定心态。有自卑感的人,大可不必自己看不起自己, 重要的只是要使自己不辜负了自己的“委屈”和不幸。 “吃尽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这本是生活的哲理,但若单纯念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也, …….”知其苦而不知自奋,则即使无穷自卑也绝难有出头之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