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讲话“卡壳”怎么办?

在台上讲话时,见台下面人头攒动、众目睽睽,讲着讲着不由心慌口呐,脑子里一片空白,讲不下去了;或者,兴致正盛时,想起了一个枝节话题,于是口若悬河、酒滔不绝了一回,可是,突然间忘记了刚才正讲着的话题,以致接不下去了;或者,语意正浓,引用了某人的著名诗句,但只开了个头刹时间竟然想不出下句……僵在台上, 继续不下去,这便是所谓“卡壳”了。

无疑,卡壳使人无比困窘,更糟糕的是,人们好象偏偏要捉弄你,本来乱哄哄的会场,此刻却变得鸦雀无声,几十双、上百双陌生的眼睛盯着你,似乎要把你给吞了下去。其实,此刻最糟糕的并不是你已经说了些什么,而是你让自己沉默、不接着说下去,这样你的“失误”就会被扩大、强化,以至于使你无法控制局势。上台讲话“卡壳”怎么办?

在遇到讲话中的卡壳时,下面几条主意可能会有助于你“化险为夷”:

(1)及时松解转移:卡壳了,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呷上一口; 移动一下话筒的位置或调节一下它的高度,……及时转移自己的情绪和听众的注意力。为了设法使自己摆脱困境,你可以说: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心里怎么想?”“我说的也许跟大家想的不一致,如果是这样,我说完后,欢迎补充”等等。使用缓兵之计即可以使你摆脱“脱僵” 的话题,使自己能够有思维对策的时间余地。

(2)及时转移话题:如果你的卡壳是因为预先准备的腹稿在情急中忘却,或是由于即兴引申面至于话题如脱缰之马无法收回,而你又实在记不起原该说什么,就干脆换个新的话题。要知道,毕竟此刻你在台上,对会场居于“主导”地位,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先 救了眼前的急。只要你的发言不停,台下便不会有多少人去注意你, 因而也无需过多自虑。

(3)求助于环境或打个哈哈过去;如果全场人本来就在专心听讲,你太明显地转换话题也许不妥。此时还有一种解脱的办法,顺着你原有的语意,听众都能知道你下面要说什么,如你身边还坐着别人, 则可以借着松解转移的间隙问一下你的邻座, “我讲到哪儿啦?”或者“这句话是怎么讲的?我一时记不起来了。”通常,别人会帮助你。如果处境孤立无援可求,则可以打个哈哈过去,或者干脆把上面的问题去问听众——当然,这要看你跟他们的熟悉程度了。

(4)及时结束发言:如果预先准备不充分,上台后觉得心里头不踏实,心里总担心会遗忘了前言,以至于接不上后语,那么你干脆把话说得短点,只讲你的观点而不再加以发挥,一句话,接近主题讲话以免“走题”。这样会使你的讲话变得简短,这并非有什么缺陷,简洁精炼、 “意犹未竟”的发言往往更有影响力。当然,原本并无主题的即兴演讲常常无“走题”的顾虑,但这种东拉西扯的发言也必定让人生厌,并且讲者自己心中也不知道“何时是归期”,言多语失,只会弄得自己尴尬。见好就收,这是一切演讲的基本规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