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讲话更动人,开头应该怎么办
会议在几乎所有人的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我们总能听到或曾说过这样的“会议发言开始语”: “我没有准备——”、“我原来不想讲的—— ”、 “大家都讲了,我就不讲了,不过一一”、 “我随便讲几句,讲不好请大家批评—―”、“我没什么要讲的,但是一一”等等。尽管谦让了一回,他们的长篇大论还是毫不删减地即将开始,“真没劲!” ——听众们心中都会这么想。
有时,人们本来是带着某种希望来听你讲话的,可上述那样的一 些开始语,不音先当头给听众们泼了一盆冷水,无疑使人扫兴透了,厌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既然“没准备”、“讲不好”,那么所讲的就一 定是乱七八糟,大会讲话如此随便,岂不是太不重视听众时间了?这 怎么能不让人反感和“腻味”呢?
有经验的讲者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一旦失去听众的注意,要想再将其思绪拢来,那是十分困难的。有经验的讲者尤其注意在一开头便紧紧抓住听众的心,使他们的思者跟随自己一道起伏。 讲话的开始语很重要,讲者应能设法一开始就使自己被听众“认同”、使听众被“吸引”,使他们接受你,而不是用一种批评的意识听你讲话。为了做到这一点,讲话的开头可选择下述方式:
(1)用引人的故事或幽默开头:感人的故事(尤其是真人真事如自己出国访问等等亲历)或能够使听众们发出会心笑声的幽默,往往能够一下便抓住听众的心,即使前面发言者已使听众思绪分散时,也 仍然能起到把握全局情绪的作用,引起听众的兴趣,从而使自己很快被听众接受。
(2)用展示物品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一张图纸、一个战场上带回的实物或是一张相片,因其能够直观地反映一定的主题,因而常常也能很快地将听众吸引过来。如果讲者乐意,他还可将自己的话题抽象成一幅画—-根本不必去追究它的艺术性,或者随便写几个有趣的大字。别出心裁的举动,也能一下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只要物品有助于讲者借题发挥就行。
(3)用提问的方式开始讲话:提出的问题应当接近听众的生活。 心理学家们认为,在问题提出以后,几乎所有感兴趣的人都会去思考, 并产生一种要求知道正确答案的欲望,而这将能使听众的注意力得到迅速的集中——他们等着用你说出答案去验证自己的判断。但是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能“发人深省”而有回味, 或能给听者以启发、教益。
(4)用令人震惊的事实开始讲话:这可以通过听众的求知欲而造成悬念,因此采用此种讲话开头时,可能需要一些“内幕”消息。无疑,这也要一种很好的吸引听众的方法。
(5)用涉及听众切身利益的话题开讲:有经验的讲者,往往善于将自己的讲话与听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即使牵强一些,为了开始讲话时能吸引听众,有时不得不策略地绕个弯子,待听众兴趣已起, 而后转入正题。
(6)从能与听众产生共鸣的地方讲起:共同的经历或遭遇、共同 的研究专业和方向、共同的希望和展望等等,都是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话题,以此种方式开讲,常常更易于使自己被听众“认同”。
(7)用权威或名人的话引出话题:如同章回小说中的开始语: “有诗日——”一样,名人名言也是很好的开场白。心理学研究认为, 公众具有崇拜权威(名人是人们自认的权威)的共同心理。名人的话对 听众来说总是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因而也易于将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8)用赞扬的话开始讲话:世人都想听赞颂之辞,因此,具体的赞扬会使他们很注意听,同时,也会使讲者被认作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而被听众接受。 “万事开头难”,讲话也是一样。旧时老先生们说书,每每先敲惊堂木,而后开讲,其目的也是提醒人们集中注意听讲。而今的会议讲话当然不便如此,但多种方式的采用,目的是一致的。开头的话未必一定与主题有关,只要能将听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是有效的、可取的。如果是一个陌生人登台讲话,则其登台本身就是对听众的一个刺激,自然而然地便能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但此时的开始语同样重要,因为听众们真正感兴趣的毕竟还是你究竟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