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曲的制作方法和酿造工艺(酒药的配方与制作)

传统酒药是以大米粉、谷粉或米糠等为原料,添加辣蓼草和其它中草药粉,接入陈年酒药,经天然培养而制成的酒曲。下面以米粉酒药为例介绍传统酒药的生产方法。传统小曲

1、原料配方

早米粉100公斤,辣蓼草粉3公斤, 清水38~40公斤,陈酒药粉3公斤。

2、操作要点

①粉碎。将制曲用的大米粉碎成40~80目的米 粉。

②过筛。将粉碎后的米粉筛出5%~10%的80目左右的粉,与陈酒药粉混合作裹粉用。

③拌料。将辣蓼草粉与原料米粉混合后,加入原料量38%~40%的清水翻拌均匀。

④压曲。将拌好的曲料放在曲模中压紧,厚度 2~3厘米。

⑤切曲。移走曲模,用切曲刀将压好的曲块切分成2~3厘米的正方形小块。

⑥滚角、裹粉。将切好块的曲料倒入悬挂在空中的打药篮中,来回推动打药篮,将曲块打成圆球状,加入含陈酒药的细粉,再来回推动打药篮使圆曲胚上裹一层细药粉。

⑦装匾。将曲胚倒入粗筛中,筛去散粉后倒在有孔的竹匾中,勿使曲胚叠起,再在上面盖一只无孔的竹匾,移入曲房中保温培养。

⑧培养。移入曲房的曲胚放在曲房的竹木架上, 然后关闭门窗进行保温培养,室温控制在26~30℃, 如果气温过低,还需生火保温,经培养16~20小时左右,曲块上长满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的根霉菌丝时,可掀去盖匾,继续培养到品温上升到36℃左右时,可小开门窗降温,品温下降到32℃以下时,关闭门窗。以后控制品温在30~35℃之间,培养到40~48小时即可出房干燥。

⑨干燥。酒药出房后,可置于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烘干温度最高不得超过50℃。干燥后即可作为成品酒药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