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应该怎么办?
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必是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帮助别人消除苦闷而绝不会给别人增添烦恼的人。这种人在经常受到别人欢迎的同时,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真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人人生活中都有烦恼和忧伤,谁都不可避免地会遇上不愉快、甚至是倒霉透顶的事情,因而难免有情绪波动。于是,人的个性可因其面对困难的态度不同而分成两大部分。
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其所想的和所谈的都只是坏的一面:“天气又阴了。”“这人脸上怎么长这么个痣?”“这条法律太黑暗!”“这文章有什么好的?”等等。在生活中,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即使在心情好时,他们所注意到的仍然是坏的方面,所不同的,只是语气有所缓和而已。出于个性,他们总会从鸡蛋中捡出骨头来。由于他们的言论总具有批评、指责和埋怨的性质,因此他们常常在社交场所大煞风景,与此同时,合理不合理的妄加指责,还得罪了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与别人格格不入。这种人被称作“悲观”的人,他们那种随时随刻的吹毛求疵,已成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习性,这种个性一旦养成往往难以矫正。悲观的人显然不是社交生活所欢迎的人,但悲观者自己却往往只是感到苦闷和别人有意识地疏远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会有多大损害。 富兰克林在评价这种人的时候指出,悲观的人“得罪了大多数人,大家谁也不喜欢他们,至多以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跟他们敷衍,有时甚至连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都谈不到。”“他们如果想将地位改变 或将财富增加,别人谁也不会希望他们成功,没有人肯为成全他们的抱负而出力或出言。如果他们遭受到公众的责难或羞辱,也没有人肯为他们的过失辩护或予以原谅;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 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可见,悲观、挑剔、不肯迁就的生活方式,不仅会使人的社交生活遭到失败,而且其事业上也常常难以成功。
欲使自己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首先得努力避免上述悲观者处世的生活方式,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正如富兰克林所评述的那样:“假如悲观的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恶习对于他们一生幸福有如何不良的影响,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悲观的处世哲学,实在有百害而无一益,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所受到的损失已远非是否受人欢迎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经常地抑郁和苦闷。
乐观的处世习惯并不都是先天造就的。即使在别人并不感到快活的时候,乐观者也能够自得其乐,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始终注意从周围事物中去发现其优点,他们的努力积久成习,便养成了这种对人生至关重要的性格特征。乐观者的处世态度,会使别人在与之交往时, 经常得到被别人赞赏的满足;社交中,乐观者的出现又常常使笑话插入令人高兴的主题。因此,使自己受人欢迎的诀窍,就在于努力去发现并不吝于赞扬别人,如果你有意这么做,那么你就应马上开始做起。对妻子的辛劳夸奖一句,会使她对烦琐的家务劳动不再感到厌倦,对孩子的成绩表扬一句,会使他们今后学习更加努力; 而经常对同事和朋友夸奖,则其一定会更加喜欢你。这是做人的学问, 也算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了。一切胜利者绝不是因为他们能经常回忆过去,更不是因为他们总是善于发现世间的缺陷和问题,而在于他们始终面向未来, 展望着美好的前景,即使在遭到惨重的失败时也是如此: 他们善于用美好的理想去激励别人和自己,而伟大的胜利往往也就在于此种心理支持下的再次努力。悲观的人则不会有此心理,因此他们也绝难取得成 功。
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和不顺利; 无论在什么社交场合,所接触的人物和谈吐,总有讨人喜欢的和不讨人喜欢的;无论在什么地带,天气总是有晴有雨;无论什么政府,其法律总是有好有坏;天才写的文章不乏惊人之笔,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差不多每个人的脸上总能找到优点和缺点;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感受只在于你自己究竟想怎样感受。 不同的未来也同样只在于自己的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