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树为什么能指示方向(指南树的特点和奇妙之处)
在东南亚各国中,有一种常见的印度扁桃树。这种树的外形十分奇特,它的树枝和树干形成直角,并且树枝总是向南北两个方向生长。那里的人就根据树枝的方向来辨别东西南北,所以称“指南树”。
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也生长着一种指南树。该树高达8米,在树干上长着一排针状的细小叶子。无论此树长在什么地段、什么高度,树干上长出的针状细叶都是指向南极。当地人往来于林间时,就凭这种树来确定方向,因此伐木者都不愿意砍伐这种能指方向的神奇怪树。
这些指南树为什么它的枝杆或叶子会总指向南呢?笔者 认为,这是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的有效方式。
人们知道,水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在干旱地区生长的树木,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有些植物为了节省水分,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还有的叶子呈卷曲、闭合状态。无独有偶,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大地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一样地向上竖立,这种与地面垂直的叶子,大致按照南北方向排列,仿佛磁针似的,被人们称为“植物指南针”。野莴苣叶片的这种排列,既可以避免炎热的太阳暴晒而减少水分,又能很好地接受来自清晨和傍晚的斜光照射。因为这类植物叶片的背、腹两面几乎要受到等量的光照,叶子两面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印度扁桃树树枝与树干形成直角,并且树枝总是呈南北方向生长;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指南树细小的针叶总指向南极,它们的秘密和我国北方的野莴苣一样,既起到避免中午强光的照射损失大量水分,又可在清晨与傍晚斜光的照射下很好地生长。
世界上植物的生长十分奇特,有些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枝。这是因它的故乡在非洲于旱地区,那里长年干燥少雨,植物生长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逸,叶子就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而树枝都变成绿色,从而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特征和指南树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适应恶劣环境而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