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为什么一夜之间消失(消失之谜的原因和真相)

楼兰,曾经是楼兰古国的都城。它座落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以东、罗布泊西缘。据史书记载,2000多年前的罗布泊湖 水浩淼,宽约200千米。那里地势低平,塔里木河、孔雀河、疏 勒河、车尔臣河汇流于此,当时罗布泊及汇入河流的沿岸地区比较湿润,牧草丰美,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兴旺,是干旱地区少有的富饶绿洲之地。楼兰古城得益于当时优越的自然环境,城市规模、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楼兰古国历史悠久。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在此发掘一具完整的女干尸,该尸头戴毛毡帽,两支雁翎斜插脑后,上身裹着毛布,下身缠着羊皮,脚蹬革履。经考古学家鉴定,这具女尸已沉睡了3800多年。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楼兰古国在很久以前,农牧业就初具发展。据《汉书》记载,楼兰古国属天山以南36国之一的文明古国。其都城楼兰是亚洲腹地的一个中枢城市,也是我国古代通往中、西亚各国的咽喉重镇,还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一个中间贸易站。历史上的楼兰古城,汉朝曾设西域长史府,三国、两晋时又归凉州刺史管辖。晋朝法显和尚到西域取经,曾记载楼兰有4000僧人,足见这里在当时确系是一个很大的城市。那时的楼兰城内,佛塔高高耸立,胡杨郁郁葱葱,街巷纵横交错,行人穿流如梭。每年来往于楼兰城 中的外国使团商队多者2000多人,少者500多人,常常“使者相望于道”。那时,中国内地的丝绸、陶瓷等与国外的宝石、毛纺织品以及香料多在这里流通集散。故而,史书称这里是“商吏倾城,无立足处矣”。楼兰古城长时期兴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楼兰古城

楼兰古城的经济繁荣、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汉朝,这里连年厮杀、烽火起伏。公元前108年,楼兰臣服汉朝, 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公元前77年,西汉昭帝时,匈奴大举南侵,楼兰君主乘机反叛,堵塞要道,屡次拦杀汉朝通往西域的使者。汉大将霍光派傅介子赴楼兰,计杀了楼兰首领,另立王弟尉屠耆为新王,改楼兰为鄯善。

然而,这样一座繁华热闹的古城,从公元330年到399年的半个多世纪内,一场突变,竟使城中居民纷纷“远离国境”, 城区变作“多有恶鬼热风,遇到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绝境。一个曾长期繁荣的绿洲,一座巍巍古城,怎么就变成了恐怖的荒漠,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楼兰古城竟然消失得那样神秘,以致成为千古之谜。

1900年3月,瑞典地理探险家斯文海定为了寻找罗布泊来到孔雀河畔,偶尔发现了这块寸草不生,满目凄凉的不毛之地竟有一座古城,原来这就是楼兰古城的遗址。古城呈方形,边长约300多米,面积10万余平方米。城外也有不少建筑,城廓依稀可辨,街巷脉络分明。残墙断壁仍可见画栋雕梁,呈现当年艺术的辉煌显赫。许多珍贵文物古钱币、碎陶片以及汉文木简和文书在此出土。这个震惊世界的大发现,引发了一场 “楼兰热”。德国、俄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地理学 家、考古学家纷至沓来,搜集走大量的珍贵文物,但对楼兰古城的覆灭之谜,都没有作出圆满的解释。我国科学工作者也曾多次对楼兰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古城的消亡也作出了种种推测,到目前为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依然尚无定论。

对于楼兰之谜,我们不妨先作如下分析:①楼兰城既无火山喷发遗迹,又无陨石撞击痕迹,因而楼兰古城的消失原因.地灾天祸均可排除。更何况楼兰的毁灭是在半个多世纪逐渐消失的,而不是突然毁灭的。②楼兰古城虽然曾遭受外族匈奴的侵袭,但是外族侵略是为了占据楼兰这块沃土来生息繁衍,而并非将其毁灭。因此,楼兰的消失并非外族侵袭所致。③据历史记载;公元前77年,汉朝皇帝曾派使者到楼兰,提出过将国家向南迁移的建议,但到西晋时楼兰古城还特别兴盛。这说明楼兰的遗弃与国家建议南迁无关。

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是风沙毁灭了楼兰古城。原因如下:

1、从楼兰古城的地形、位置、气候看,它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最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低平地区。那里的绿洲农牧业全靠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几条内流河和罗布泊供给水源,后来河流改道,湖泊逐渐干涸,绿洲失去了水源而被“渴死”。所以有水,哺育了楼兰;无水,断送了楼兰。

2、在距今2000~1600年间,世界北半球的内陆地区,气候变得比以前更为干旱,这种状况至今仍在继续。环境的恶化,使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个类似于楼兰古城的古代文明城市的人民,就是在这个时期因生态环境恶化,失去水土,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家园。

3、从史书上看,这座繁华的古城,从公元330年到399年的半个多世纪内,竟使居民纷纷“远离国境”,城区变作“多有恶鬼热风,遇到皆死,无一全者”。这一史实,证明楼兰古城遇到了严重的干热风和疾病的传染;最后毁于风沙。根据现在世界沙漠每年吞食600万公顷的良田推算,楼兰古城在气候变干引来大风沙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完全可以被流沙埋没。

4、楼兰古城西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只有1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常年无雨,气温的年较差可达50~60℃,日较差达15~20℃。由此而引起的低气压热风暴威力无比,在一夜之间就能把往日见到的沙丘神出鬼没地搬移得无踪无影。流沙埋没良田,覆盖庄园,使得楼兰人无可奈何地失去了往日肥沃的土 地。从孔雀河畔发现古楼兰居民的墓地,可以想到当时的楼兰居民与风沙搏斗的悲惨情景。他们在每个坟堆的外缘,都插有7排椭圆形木桩围成的篱笆,用以阻挡肆虐的风沙。

无法阻挡的强大风沙,致使罗布泊和流入罗布泊的河流变成了闻名世界的移动湖和移动河。塔里木河下游河面宽展, 当河水灌入罗布泊时,河水的深度已经相当浅了,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河床。狂风刮起大量的泥沙填满河道,河流因此改道移动。时至今日,干涸的古河道仍然形迹分明,河边当年居民取水时不慎打破了的水罐依然历历在目。大风吹起泥沙使湖底不断增高,造成湖水没过湖畔流向低处,形成一个新湖。

两千多年来,罗布泊就是这样不停地从北向南移动,遇到高处,湖水调转头来,又从南向北移动。每移动一次,罗布泊的面积都要缩小一次,形状都要改变一次,罗布泊现在长宽只有几十千米了。河流改道,湖泊移动,风沙埋没了农田、家园,无水无地也无家的楼兰人求天不灵,叫地无门,只好扶老携幼, 背井离乡。公元542年,最后一批执着迷恋故土的楼兰人,也在一个名叫鄯米的头人带领下,远迁伊吾一带安家。至此,古城楼兰渺无人烟,任凭沙魔吞噬。

此后,楼兰古城再也没有得到雨露的滋润,至今仍是一片极度干涸荒凉的世界。唯见几棵枯瘦的胡杨树,在朔风烈沙下,发出索索的颤抖和鸣呜的哀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