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湖湖水涨落有序的原因是什么(科学解释与原理)

非洲东南部,地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马拉维三个国家之间,有一个世界著名的马拉维湖。该湖湖水涨落有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奇异湖泊。马拉维湖

据报道,马拉维湖上午9时左右,湖水开始泱泱消退,直至水位下降6米才中断;之后湖水大约“休憩”2个小时,又继续消失,一直到湖泊底部出现浅滩才渐渐停息,过4小时后, “退避三舍”的湖水又开始络绎返回“家园”,马拉维湖又慢慢恢复了原来的水位;下午7时,湖水又开始骚动,只见水位不断上升,湖水外溢,倾泻八方,大约这样涨水2小时后,马拉维湖才风平浪静,停息下来。

马拉维湖的水位消涨有序,但湖水涨落出现的日期却不定。这种奇特的有序而又不定期的湖水落涨现象,令各国地理学家颇感兴趣,多年探究,却没有定论。

马拉维湖湖水为什么会有序而又不定期地消涨呢?笔者认为,马拉维湖的湖底,连着一条巨大的暗河。暗河的另一端可能与东非裂谷带的坦噶尼喀湖或者其它大湖相通,就像一个很大的虹吸管洞,虹吸管洞两端的暗河河道,形如杭州湾样的喇叭口。 马拉维湖就处于东非大裂谷的南部。而东非大裂谷是个断层陷落带,它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由于东非裂谷带底部裂缝长期被水侵蚀,加之裂谷带至今仍在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谷底有条件形成一条巨大的暗河。

人们知道,海洋的潮汐是由天体引力变化引起的,每天定期涨落一次的海潮叫全日周期潮。同样,湖水也会因天体引力变化引起类似海洋的全日周期性潮汐现象。马拉维湖面积广、深度大,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更有利于形成定时大潮汐现象。

当某一天马拉维湖的全日周期潮涨潮时,潮水便通过暗河另一端的喇叭口吸进另一湖的大量潮水,马拉维湖水位便愈涨愈高;当马拉维湖湖水落潮时,虹吸管洞便把马拉维湖的湖水通过暗河排入另一湖泊,这时,马拉维湖湖水便开始泱泱消退。由于马拉维湖之水消退是因全日周期性潮引起的,所以,它每次都是上午9时左右湖水水位开始下降。当下降6米多以后,由于喇叭形的虹吸管吸水很快,暗河之水供不应求,湖面开始倾斜,虹吸管洞内进入空气,排水终止,马拉维湖水位第一次停止下降。这时,马拉维湖远离虹吸管的湖水仍源源不断流向这里,又使虹吸管的水位不断抬升,形成第二次把马拉维湖湖水排入另一湖的现象。因面马拉维湖“休憩”两小时后,水位又继续下降,一直到湖底部出现浅滩才渐渐停止。虹吸管第二次排水才因缺水而告终止。此刻,另一端的暗河与湖 泊因接纳了巨大的水体,水位猛涨,高于虹吸管洞,反过来涌入虹吸管,造成虹吸管洞的反向排水。至此,马拉维湖之水开始回撤。这一往返正好是前一次马拉维湖停止退水两小时的2倍。因此,马拉维湖第二次停止退水4小时后,“退避三舍” 的湖水才又络绎返回“家园”,使该湖又慢慢地恢复了原来的水位。等到下午7时,第二次回撤之水因受潮汐影响,使马拉维湖湖水开始骚动,水位不断上升,直至湖水外溢、倾泻八方。 可是,第二次回撤之水毕竟因水源有限或另一端的虹吸管口较高,容易终止,故大约2小时后,马拉维湖便风平浪静,多余之水,顺着河流流入赞比西河。到这时,马拉维湖前后持续约12小时的水位消涨变化告此结束。等到下次大潮时,还是旧剧重演。

马拉维湖的水位消涨日期不定,且每次都是上午9时左右重现故剧,前后约持续12小时,其秘密就在于天体引力变化和暗河中存在着虹吸管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