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起源有哪些流派和特点(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间星系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中重大而又非常复杂 的问题。人类目前虽然可以探测到距离我们较远的星系,但对星系的起源和演化仍没有一个较完整的、被普遍接受的学说: 各种假说各持己见,都有一定的天文观测为依据,但未能得到统一的认识。于是,星系的起源和演化,也就成为众说纷纭的宇宙之谜了。
宇宙膨胀说认为,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所有河外星系正在作远离我们的运动,星系的距离O越远,退行的速度v就越大,且满足哈勃定律v=HO,H为哈勃常数,也就是说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说是以河外星系光谱线红移为依据。这种学说即使有观测数据为证据,也难以使人们完全信服。
因为:其一,光谱线红移,不一定是指所有红移的天体都离我们远去,有些光谱线红移是由于星体自身温度迅速降低导致光谱线加长造成的。
其二,广义相对论指出,光逆着引力的方向运动,频率就要减小,波长则相应增长。河外星系的光谱线加长正符合广义相对论。
其三,宇宙中物质之间有引力相互作用,故而河外星系不一定距离我们越远,退行速度越大。打个比方,我们向太空发射火箭,当火箭离开地球以后,再没有燃料供给、火箭远离地球的速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吗?这不可能。除非受其它力的作用。
其四,如果一切星体都相互远离,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那么宇宙永远不可能停止膨胀,也谈术上重新坍缩,更不可能会发生宇宙大爆炸。
其五,假如河外星系真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这些星系的外围就可能存在着巨大的星系在吸引着它们。这样一来,宇宙就不是在膨胀,而是在坍缩,或者说宇宙有些区域膨胀,在另一些区域坍缩。
总之,我们认为宇宙膨胀说存在着许多无法解释的不足。 应该把宇宙膨胀改为黑洞或星系爆炸膨胀比较科学。
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约在150亿至200亿年前,在一次大爆炸中诞生了宇宙,物质的基本结构也在最初的瞬间被决定了。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大爆炸不仅产生了宇宙和其中的所有物质,也产生了宇宙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认为,宇宙空间和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爆炸产生空间和时间。没有空间,也就无所谓爆炸。爆炸膨胀只能使天体物质在宇宙空间扩散。没有物质,也无法观测空间。物质在空间扩散的越远,观测的范围也就越大。至此,我们给宇宙大爆炸换一个名,叫做黑洞大爆炸。这样,既容易让人接受,又能很好地解释各种天文现象。
星云凝聚学说却又只能解释星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如星云坍缩、凝聚诞生新的恒星和星系,对于星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学说遇到了困难。
笔者认为,把黑洞大爆炸、星系膨胀、星云凝聚三者统一起来后,星系的起源和演化大体上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爆炸、 膨胀;另一过程是坍缩、凝聚。这样既符合天文科学的观测、又能很好地解释探测到的无数天文现象。宇宙是无限广阔的空间从时间上说无始无终,从空间上说无边无际。宇宙间的物质可分两类:一类是亮物质,一类是暗物质。我们把观察到能发光的物质叫亮物质,如类星体、星云、恒星等;把不能发光或看不到的物质叫暗物质,如黑洞、暗星、行星、气体、尘埃等。宇宙间的亮暗两种物质通过爆炸、膨胀与坍缩、凝聚这两个过程相互转化,无始无终。具体过程是黑洞爆炸演化成类星体、类星体继续膨胀形成星云,星云慢慢坍缩诞生恒星及星系、在星云坍缩、凝聚过程中,黑洞又渐渐增大重新爆炸。星系就是这样,由诞生到毁灭、再诞生,无止无尽。很难说得清先有爆炸、 膨胀,还是先有坍缩、凝聚,因为我们现在能观测到的星系年龄,也许只是整个宇宙年龄的短暂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