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不会被陨石撞击(陨石撞地球的概率是多少)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碰撞是一种自然现象。1995年人类目睹彗木相撞这一星球“大战”,使我们不得不想到了地球和人类的安危。

月球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我们知道,月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坑穴星罗棋布,直径大于1000米的环形山(也称“月坑”),在 月球正面就有3万多个,科学家们证实,他们大都是由来自宇宙空间的小行星、彗星、巨砾等天体物质撞击月球而形成。地球的表面积是月球的14倍,重力加速度是月球的6倍,相比之下,地球受天体撞击的次数要比月球大得多。那么,有人会问:我们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像月球表面有那么多的坑穴呢?地球被陨石撞击

原因有二:第一、由于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是一个极好的保护层,致使大多数的陨星在尚未到达地表之前就早与大气摩擦产生热,燃烧而化为乌有,因而地球幸运得多。这并不是说地球就能彻底避免与小行星、彗星、巨砾等天体物质相撞击,在地球形成的46亿年中,偶尔也受到一些较大的陨星、彗星、小行星的碰撞。 第二,月球上没有水、没有大气,表面演化实际上处于停 止状态,月球外表的主要特征、地貌几乎完整无损地保留了下 来,陨坑没有遭到日后的破坏。地球上有水、有大气、有生物, 形成了风、雨、流水等各种外力作用破坏了原始陨坑。因此,大多数陨坑在地球上现已找不到了,只有极少数陨坑还可以找到。尽管如此,迄此为止,人们在地球上还是找到了不少的陨石坑。如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北岸的一个直径为150千米的大陨坑,加拿大的马尼科甘陨石坑,我国河北与内蒙古交界处的多伦陨石坑等。

对来自宇宙的“袭击”,科学家们的描述令人毛骨悚然。据说:一个直径30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所产生的爆炸威力可抵得上5万个投在广岛的原子弹。更可怕的是由它掀起的尘埃直冲云霄,弥漫在空中,笼罩地球数日,挡住了阳光使气温猛降。急剧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地球生物大批死亡。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在距今35~45亿年前,曾数度产生过生命,但由于地球上这时期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小行星和陨石与地球相撞事件,使地热上升,海水蒸发,地表熔化,生命消失。数亿年后 生命才又得以再生。有人证明2.5亿年前,有一颗直径20千米的小行星在南美洲南端与地球相撞。这次相撞导致冈瓦纳大陆解体,使南美洲与非洲分开,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也大致发生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论证:据今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猛烈的撞击使大量尘埃射大气层,遮天蔽日达数月之久,这场宇宙灾难导致无数植物不能生长,引起地球上约70%的生物种属灭绝,其中包括恐龙。

那么这种生物灭绝的浩劫是否会再度降临地球呢?这种危险是存在的。

1908年6月30日早上7时左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大爆炸把方圆2000平方千米内的树木等全部推倒,夷为平地,数以千计的驯鹿被烧死或震死。据认为,这次陨石或彗核碎片最大直径不超过50米,在空间邀游了千万年后,撞向地球上的那片原始森林,撞击时的速度估计在每秒46~60千米之间。爆炸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千万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

众所周知的“苏梅克一利维9号”彗星的21个碎块于1994年7月16日至22日连续撞击在木星上,在木星表面留下了一系列相当于地球大小的“伤疤”。当最大的一个彗星碎块撞在木星上以后,木星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它比地球大得多!碰撞释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40万亿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瞬间产生的高温可能接近30000℃。假使说这次彗星撞击发生在地球上,那么地球上的生物将有98%遭毁灭,这个世界将面目全非。“苏梅克一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为我们现场直播了一场“星球大战”;也为我们地球上的人上了生动惊人的一课。

1989年3月23日,一颗直径0.8千米被称为1989FC的小行星闯入地球运行轨道,在距地球110万千米处掠过,而且事前无人知道它的来临。事后根据它的轨道计算,如果这位不速之客的来访时间再晚6个小时,就会正好与地球相撞,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单是相当于数百亿吨TNT爆炸所产生的尘埃云,将包裹着地球并且阻挡阳光到达地面,这就足以使地球上至少在一年内农作物颗粒无收。

1992年11月7日,另一颗名叫托塔梯司直径约1.6~ 3.2千米的小行星,从距离地球350万千米处呼啸而过,地球又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根据对托塔梯司的运行轨道计算, 这位可能的“太空杀手”,每过4年就会闯入地球轨道一次。 1996年的这次,它在距离地球较远处冲过,没有对地球构成威胁。

由此看来,小行星、彗星、宇宙巨砾与地球碰撞在今后是会发生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灭顶之灾,人类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沉着应战。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人类已经有能力对付来自宇宙的袭击,只要提早行动,提前做好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人类是不会被毁掉的。美国太空总署估计,太空中大于0.8千米与地球轨道相交叉的小行星总共约为1000~4000颗。出于对这些可能的“太空杀手”的忧虑,1990年美国国会已要求美国太空总署研究近地物体(指运行轨道危险地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对地球所具有的威胁。为此,科学家已于1991年制订了探测这些可能的“太空杀手”的办法。它包括在地球的周围建立6座望远镜构成的 “太空警卫探测”系统。用此系统对天空进行25年扫描后,预期能找出90%与地球轨道相交叉的较大的小行星以及较低百分数的邻近彗星,通过及时制订出对付的办法,将可使来自太空的碰撞危险降低7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邮箱,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